兜底
成語(Idiom):兜底
發音(Pronunciation):dōu d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最后一刻補救,防止出現損失或錯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兜底源自民間俗語,原指在船舶底部增加一層木板以增強船體的穩定性和防止漏水。后來引申為在某種事情即將失敗或出錯時采取補救措施,以確保最終目標的實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重要事務中保留一項應急措施或備用計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或困難。也可以用來形容在決策或安排中保留一項底線或保證,以避免出現嚴重后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兜底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它的含義和用法源自古代航海時期的實際情況,船舶在航行中需要保持穩定和安全,因此船底的加固和補救措施非常重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兜”和名詞“底”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設計這個項目時,我們必須要兜底,以防出現任何意外情況。
2. 這個計劃需要一個兜底措施,以確保最終的成功。
3. 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困難,我們必須在決策中留有兜底的余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兜底比喻為在事情的底部或最后一刻進行補救,可以通過想象船舶底部的加固來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兜底相關的成語,例如兜售、兜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忘記帶作業本了,老師讓我兜底,明天補交。
2. 初中生:為了防止出現錯誤,我們在項目計劃中加入了兜底方案。
3. 高中生:在考試前,我總是會做好兜底準備,以防緊張導致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