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缾
成語(Idiom):酒缾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f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容貌或風度狼藉、舉止不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酒缾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酒指的是酒,缾指的是古代用來盛放酒的大陶罐。酒缾形容人的容貌或舉止不端正,比喻人舉止粗魯、不修邊幅、品德敗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酒缾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表或行為不雅,可以用來批評或諷刺那些舉止不端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淮陰侯劉邦在兵敗后,為了躲避追兵,他躲進了一個村莊的酒缾里。這個故事中的酒缾形容了劉邦當時的窘迫和狼狽不堪,后來酒缾就成為了形容人舉止不端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酒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舉止真是酒缾,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2. 她的打扮總是那么酒缾,一點都不注意形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酒缾的形象,想象一個人像一個被破損的酒缾一樣,舉止不端,不雅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舉止或外表有關的成語,如“狼狽為奸”、“目無法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穿著和舉止就像一個酒缾,一點都不文雅。
2. 初中生:他的外表和舉止真是酒缾,一點都不符合禮儀規范。
3. 高中生:她的打扮總是那么酒缾,完全不顧及自己的形象。
4. 大學生:他的舉止太酒缾了,完全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
5. 成年人:他的言行舉止就像一個酒缾,一點都不符合社交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