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rèn zéi zuò fù ㄖㄣˋ ㄗㄟˊ ㄗㄨㄛˋ ㄈㄨˋ認賊作父(認賊作父)
◎ 認賊作父 rènzéizuòfù
[take the foe for one’s father] 把仇敵認作父親。比喻甘心賣身投靠敵人
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貪官污吏,人面獸心,處處為虎作倀,人人認賊作父,…。——清· 華偉生《開國奇冤·追悼》
詞語解釋
rèn zéi zuò fù ㄖㄣˋ ㄗㄟˊ ㄗㄨㄛˋ ㄈㄨˋ認賊作父(認賊作父)
比喻把敵人當父親,甘心投靠。 清 華偉生 《開國奇冤·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貪官污吏,人面獸心,處處為虎作倀,人人認賊作父……把那無量數的 恩銘 一個個斬盡殺絶,方泄我心頭之恨。”亦作“ 認賊為父 ”。 蘇曼殊 《遯跡記》:“先是余家既亡,悵悵無之。大盜更迫我儕,為供奔走。測彼居心,是畜獵犬之技。斯時認賊為父,自殘 梵 裔者,亦復不少。” 續范亭 《號召山西人民推翻萬惡無恥軍閥閻錫山》:“為了個人利益,不惜認賊作父,為虎作倀,從此漢奸降將大批出現。”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認賊作父
認賊作父(rèn zéi zuò fù)
發音(Pronunciation):rèn zéi zuò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罪惡的人或勢力表現出忠誠和效忠,將其當作自己的父親一樣尊敬和依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認賊作父是由“認”、“賊”、“作”、“父”四個字組成。其中,“認”表示接受、承認,“賊”指的是壞人、罪犯,“作”表示行為、表現,“父”表示父親。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對壞人或罪犯表現出忠誠和效忠,將其當作自己的父親一樣尊敬和依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對壞人或罪犯表現出過分忠誠的人,或者形容某些人對不道德的行為采取縱容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屈原的政治家。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但由于他的忠誠和正直,引起了其他官員的嫉妒和恐懼。他們誣陷屈原與敵國勾結,導致屈原被趕出楚國。后來,楚國被敵國攻陷,屈原非常傷心和失望,最終選擇投江自盡。屈原的忠誠和正直被后人傳頌,而“認賊作父”也成為了對背叛忠誠的人的警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認賊作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竟然認賊作父,對一個罪犯如此忠誠,真是令人費解。
2. 他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竟然認賊作父,對不義之人心甘情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的含義和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屈原被趕出楚國后,他的忠誠和正直遭到背叛,最終選擇了投江自盡。這個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認賊作父的含義,并且記憶更加深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屈原的故事和其他相關的成語,例如“忠誠”、“正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認賊作父,幫助了一個壞人,這是不對的。
2. 初中生:他們竟然認賊作父,對那個罪犯如此忠誠,真是令人無法理解。
3. 高中生:他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認賊作父,對那個不義之人沒有一點警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