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說
成語(Idiom):宕說
發音(Pronunciation):dàng s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直截了當,毫不拖泥帶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宕,原指射箭時,箭射出去后,弓弦松懈的聲音。引申為直截了當、毫不拖泥帶水的說話或行動。宕說形容說話或行事直截了當,沒有拖泥帶水,直接點明問題的關鍵,不拖泥帶水,不繞彎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宕說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表達觀點或處理問題時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適用于各種場景,比如工作中的會議討論、解決問題時的決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溝通交流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名叫虞卿的人,他在齊景公面前說話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有一次,虞卿對齊景公說:“公子欲為天下霸王乎?”齊景公回答說:“愿意。”虞卿又問:“如何為霸?”齊景公說:“先取荊州。”虞卿接著問:“如何取荊州?”齊景公答道:“先取宕與蜀。”虞卿再問:“如何取宕與蜀?”齊景公無話可說,因為他沒有具體的計劃。從此以后,人們稱虞卿的直言不諱為“宕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宕說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宕”是形容詞,表示箭射出去后弓弦松懈的聲音;“說”是動詞,表示說話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宕說,從不拐彎抹角。
2. 面對問題,我們應該宕說直言,坦誠相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宕說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射箭后,箭射出去后弓弦松懈的聲音“宕”,然后這個人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說”。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宕不留情、宕機立斷等,來進一步豐富對于直截了當、毫不拖泥帶水的表達方式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宕說我們要好好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面對考試,我們應該宕說直言,勇敢面對挑戰。
3. 高中生:在班會上,學生代表宕說了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
4. 大學生:在團隊討論中,我們應該宕說自己的觀點,促進團隊的合作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