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木頭制成的馬。
(2) (名)木制的運動器械;略象馬;背上安雙環的叫鞍馬;沒有環的叫跳馬。
(3) (名)形狀象馬的兒童游戲器械;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搖動。
[構成]
偏正式:木(馬
英文翻譯
1.cockhorse
詳細解釋
◎ 木馬 mùmǎ
(1) [wooden horse]
(2) 木頭制成的馬;也指形狀像馬的木制兒童玩具,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搖動
(3) 木制的運動器械
(4) 一種帶脊和釘的木制器械,以前作為一種軍事懲罰工具
(1).木制的馬。 漢 劉向 《說苑·談叢》:“默無過言,慤無過事。木馬不能行,亦不費食;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魏書·段承根傳》:“有一童子,與 暉 同志。后二年,童子辭歸,從 暉 請馬, 暉 戲作木馬與之。”《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帝﹞始欲騎馬,未習其事, 俞靈韻 為作木馬,人在其中,行動進退,隨意所適。”
(2).“ 木牛流馬 ”的省稱。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銘》:“旍旃九坂,艫舳雙流,還驅木馬,更引金牛。” 倪璠 注引《蜀志》:“﹝ 諸葛亮 ﹞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3).指加馬鞍的獨輪車。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謔》:“ 信安 、 滄 、 景 之間,多蚊虻。夏月……郊行不敢乘馬,馬為蚊虻所毒,則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獨輪小車,馬鞍蒙之以乘,謂之木馬。”
(4).冰上滑行的工具。《新唐書·回鶻傳下》:“東至 木馬突厥 三部落……樺皮覆室,多善馬,俗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勢迅激。”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八大王之子》:“ 突厥 三部落,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此言木馬,不言木馬子,殆猶今之冰床,非可用之于居家者也。”
(5).建筑工地上用的木架子,形似高腳長凳。 劉白羽 《戰斗的幸福》:“路邊還堆著兩個工兵架橋的木馬。”
(6).體操運動器械。有兩種:背上安雙環的叫鞍馬,沒有環的叫跳馬。
(7).兒童游戲器械,形狀象馬,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搖動。
成語(Idiom):木馬
發音(Pronunciation):mù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在內部的敵對勢力或有害物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馬一詞源自于古代中國的一則傳說,講述了一種木制的大馬,內部隱藏著大量士兵,以假象迷惑敵人,最終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因此,“木馬”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隱藏在內部的敵對勢力或有害物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網絡安全領域中的惡意軟件、病毒等,也可以用來形容隱藏在組織、團體或個人內部的危險因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公元前13世紀,古希臘的特洛伊城被希臘軍隊圍困。為了攻克特洛伊城,希臘軍隊制造了一種木制的大馬,外形與真實的木馬相似,內部藏滿了希臘士兵。當特洛伊人將木馬拉入城內時,希臘士兵趁夜晚從木馬中出來,打開城門,帶領希臘軍隊攻入特洛伊城,最終攻克了特洛伊城。這個故事被后人傳為佳話,木馬也因此成為隱藏內部勢力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公司內部放了一個木馬,竊取了大量機密信息。
2. 這個組織內部有很多木馬,需要加強安全防范措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馬”成語與特洛伊戰爭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木馬內部隱藏著敵人的情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特洛伊戰爭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與木馬相關的成語,如“馬首是瞻”、“馬不停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要小心網絡上的木馬病毒,不要隨便點擊陌生的鏈接。
初中生:班級內部有一名同學行為可疑,可能是一個木馬,我們需要警惕。
高中生:政府部門內部有一些腐敗分子,是真正的木馬,需要徹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