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誅
基本解釋
重責;嚴厲的處罰?!蛾套哟呵铩ね馄鲜濉罚骸敖褡又味鴣y,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將加大誅于子?!薄?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欲免去,懼大誅至;欲見謝,則未知何如?!?宋 王安石 《詔特放諫議大夫知潭州燕度待罪》:“奸兇弗率,乃觸大誅,引慝自歸,謂當譴黜。”
成語(Idiom):大誅(dà zh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力懲治壞人或惡勢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誅是一個用來形容大力懲治壞人或惡勢力的成語。其中,“大”表示力度或程度很大,“誅”表示懲治、消滅。這個成語強調了對壞人或惡勢力的徹底打擊和消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政府、組織或個人對壞人或惡勢力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不義行為的強烈憤慨和譴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襄公十二年》這篇古代文獻中。故事中,齊襄公得知了晉國的叛亂,他非常憤怒并決定采取行動。于是,他派出大軍對叛亂者進行了徹底的打擊,最終成功平定了叛亂,恢復了國家的安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采取了大誅行動,徹底打擊了黑惡勢力。
2. 這個組織一直致力于大誅那些犯罪分子,使社會更加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誅”這個成語與“大力懲治”這個詞組進行聯(lián)想,以幫助記憶。同時,可以嘗試使用成語的例句來鞏固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大誅相關的成語,如“大敗”,“大破”,以及其他與打擊壞人、惡勢力相關的成語,拓展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大誅欺負弱小動物的人。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大誅那些欺凌同學的惡霸。
3. 高中生:政府采取大誅行動,打擊了黑惡勢力。
4. 大學生:社會需要更多人勇于大誅不公和不義之事。
5. 成年人:我們要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為大誅犯罪行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