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甲
成語(Idiom):貫甲
發音(Pronunciation):guàn ji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勇猛無畏,穿甲而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貫甲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貫指穿透,甲指甲胄,即盔甲。貫甲形容人勇猛無畏,如同穿透甲胄一般,毫不畏懼且不可阻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勇敢和無畏精神,尤其是在面對困難、危險或者挑戰時,形容人的氣勢和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貫甲這個成語源自《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項羽率領楚軍攻打秦國,秦軍將領白起率領秦軍與楚軍交戰。項羽是一個勇猛無畏的將領,他身披鎧甲,手持長槍,沖鋒陷陣,所向披靡,無人能擋。他的勇猛和無畏精神被形容為“貫甲”,成為后來形容勇猛無畏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使用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比賽中展現出了貫甲的勇猛精神。
2. 在困境中,他展現出了貫甲的決心和毫不退縮的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貫穿甲胄”,形象地表示穿透鎧甲的勇猛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勇猛無畏相關的成語,如“勇往直前”、“勇猛精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在比賽中表現得像一個貫甲的勇士。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挑戰,我們應該展現出貫甲的精神,勇往直前。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有貫甲的勇氣和決心,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