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服
基本解釋
古代指王畿以東的地方。 唐 蕭穎士 《游馬耳山》詩:“茲山表東服,遠近瞻其名。”
成語(Idiom):東服(dōng fú)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朝廷的衣服,也泛指官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服原指古代中國朝廷的衣服,后來泛指官服。成語“東服”用來形容官員的身份、地位或儀態莊重,也有時表示官員職位的高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官員的儀態莊重或者對官員的尊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東漢末年,曹操曾在宴會上問座上官員:“你們官服的裁剪為什么要有這樣的規定?”官員們紛紛回答:“這是東漢時期的規定。”曹操聽后大怒,因為他認為東漢時期的官員德政不修,不值得效仿,于是就有了成語“東服”來形容官員的儀態莊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穿著整齊莊重的東服出席了會議。
2. 這位官員的東服衣著典雅,儀態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東漢時期的官服聯系起來記憶,想象官員穿著莊重的東服出現在古代朝堂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中國古代的官服制度,以及中國古代官員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穿著漂亮的東服給我們上課。
2. 小學生:我長大了要當官員,穿上東服為國家做貢獻。
3. 中學生:這位校長的東服衣著整齊,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4. 大學生:我將來希望能穿著東服參與國家的決策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