鵰剿
成語(Idiom):鵰剿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j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鷹隼捕食獵物,形容有力地剿滅敵人或對付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鵰剿是由動詞“鵰”和動詞“剿”組成的成語。鵰是指鷹隼類的猛禽,具有強大的獵食能力;剿是指剿滅、消除。鵰剿的意思是像鷹隼一樣有力地剿滅敵人或對付問題,形容行動果斷、有力而有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鵰剿一詞常用于形容軍事行動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可以用來贊美有勇氣、有決心、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鵰剿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史記·魯完公世家》。故事講述了魯國國君魯完公問魯國大夫鮑叔牙如何解決齊國的威脅。鮑叔牙回答說:“鵰捕兔,取之則得,不取,雖有翼,亦無所用。”意思是要像鷹一樣有力地剿滅敵人,否則即使有能力也無法發揮作用。從此,“鵰剿”成為表示果斷、有力地解決問題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像鵰剿一樣果斷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2. 那支隊伍像鵰剿一樣迅速地消滅了敵人。
3. 我們要像鵰剿一樣堅決地打擊犯罪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鵰剿”與鷹隼捕食獵物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只鷹急速俯沖、準確捕捉獵物的情景,將這種力量和果斷性與“鵰剿”的含義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兵法和軍事策略,了解如何利用鵰剿的精神來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小明像鵰剿一樣迅速地完成了作業。
初中生:他們的團隊像鵰剿一樣有力地擊敗了對手。
高中生: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需要像鵰剿一樣果斷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