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銜
基本解釋
指朝廷高級官員入宰相官銜。因宰相之職,權重位尊,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他名入銜。 唐 白居易 《重和元少尹》詩:“南宮起請無消息,朝散何時得入銜?”《新唐書·百官志一》:“自 高宗 已后,為相者必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雖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師、中書令則否。其后改易官名,而 張文瓘 以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同三品’入銜,自 文瓘 始。 永淳 元年,以黃門侍郎 郭待舉 、兵部侍郎 岑長倩 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事’入銜,自 待舉 等始。自是以后,終 唐 之世不能改?!?/p>
成語(Idiom):入銜
發音(Pronunciation):rù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被任命或被擔任某個職位或稱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入銜是由“入”和“銜”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入”表示進入、加入,表示一個人進入某個職位或稱號;“銜”表示擔任、承擔,表示一個人被任命或被擔任某個職位或稱號。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一個人被任命或被擔任某個職位或稱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入銜一般用于形容某人被授予或擔任某個職位或稱號的情況??梢杂糜诿枋鋈蚊賳T、頒發榮譽稱號、擔任領導職務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舜的人。舜是中國古代的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間,推行了許多改革,使國家繁榮昌盛。舜的治理得到了民眾的一致認可,于是眾臣推舉舜為天子。當時的禮制規定,天子要穿戴一種叫做“銜”的飾物,象征著權力和尊貴。于是,舜被眾臣入選為天子,被賜予了銜,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位正統天子。這個故事成為了“入銜”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工作多年,終于入銜擔任了部門經理。
2. 這位運動員憑借優秀的表現,入銜成為國家隊的一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入銜”與“任命”這個詞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被授予職位或稱號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入銜”相關的成語,如“卸任”、“授銜”等,以擴大對相關主題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今天入銜為我們班的班主任。
2. 初中生:他憑借優秀的成績入銜為班長。
3. 高中生:經過選拔,他成功入銜為學校學生會主席。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他表現出色,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入銜為正式員工。
5. 成年人:他多年來一直在公司努力工作,終于入銜為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