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羶
基本解釋
藥草白鮮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鮮》。
成語(Idiom):白羶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sh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勞而獲、無功而受祿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羶是一個貶義詞語,用來形容那些沒有付出努力,卻得到了回報的人。它強調了這類人的不誠實和不公平。這個成語源于古代的故事,故事起源會在后面詳細介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不努力工作卻得到好處的人,或者用來批評那些不誠實和不公平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白羶來表達對于這類人的不滿和憤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在古代有一個叫白羶的人,他是一個官員,但是他卻從來不工作。白羶只是坐在辦公室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卻每個月領取豐厚的薪水。其他人對于白羶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和不滿,他們認為白羶是一個不勞而獲的人。后來,人們就用“白羶”來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白”表示沒有、無。第二個字“羶”表示勞動、工作。結合起來,白羶表示沒有勞動卻得到回報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都是個白羶,從來不做任何工作。
2. 這個公司的老板是個白羶,他只是坐在辦公室里,卻沒有為公司做出任何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白羶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不公平、不努力的行為聯系起來。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什么都不做,卻得到了回報,這個人就是白羶。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于白羶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學習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知識。成語是中國語言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更多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國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總是不做作業,但是每次考試都能得到好成績,真是個白羶。
2. 初中生(13-15歲):那個同學從來不參加課外活動,卻總能得到獎學金,真是個白羶。
3. 高中生(16-18歲):他從來不努力學習,卻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真是個白羶。
4. 大學生(19-22歲):那個同學從來不上課,卻總能畢業,真是個白羶。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一直都是個白羶,從來不為家庭做出任何貢獻。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白羶”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