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擡舉
基本解釋
指責別人不理解或不珍視自己對他的優待或禮遇。《封神演義》第七回:“這賤人不識抬舉!朕著美人歌舞一回,與他取樂玩賞,反被他言三語四,許多話説。”《儒林外史》第一回:“你這都説的是甚么話!票子傳著倒要去,帖子請著倒不去,這不是不識抬舉了!” 魯迅 《華蓋集·并非閑話(三)》:“記得幼小時候住在故鄉,每看見紳士將一點騙人的自以為所謂恩惠,頒給下等人,而下等人不大感謝時,則斥之曰‘不識抬舉!’”
成語(Idiom):不識擡舉(bù shí tái jǔ)
發音(Pronunciation):bù shí tái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知道感恩,不懂得珍惜別人給予的幫助或恩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識擡舉是由“不識”和“擡舉”兩個詞組成的,其中“不識”意為不知道、不懂得,而“擡舉”意為提拔、抬舉。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不懂得珍惜別人給予的幫助或恩情,沒有感恩之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那些不知道珍惜別人幫助或恩情的人,以及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源于《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當時,劉備幫助了孫權,為他解除了一樁大難題。然而,孫權卻不懂得珍惜劉備的幫助,反而對劉備心存嫉妒。后來,劉備明白了孫權的心思,心生不滿,最終導致兩人關系的破裂。這個故事就成了人們用來形容不識擡舉的典型案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的結構是由兩個詞組成,前一個詞是“不識”,后一個詞是“擡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必須珍惜別人對我們的幫助,不要像那些不識擡舉的人一樣。
2. 他不懂得感恩,經常忘記別人的好處,真是個不識擡舉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不識和擡舉。可以聯想不識擡舉的故事來幫助記憶。另外,可以通過不斷重復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不知感恩、不懂珍惜等。還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孫權和劉備之間的故事,以及其他與感恩、珍惜相關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成為一個不識擡舉的人,我要記住老師對我的幫助。
2. 初中生: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他卻不懂得珍惜,真是個不識擡舉的人。
3. 高中生:在成功之后,我們應該記住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不要成為不識擡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