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肺腑
基本解釋
見“ 託肺附 ”。
成語(Idiom):讬肺腑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fèi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真摯、感人,使人深信不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讬肺腑一詞由“讬”、“肺”和“腑”三個字組成。其中,“讬”意為托付,表示將自己的內心感受托付給他人;“肺腑”意為內心,表示人的真誠感情。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真摯、感人的言辭,能夠打動人心,讓人深信不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言辭真摯、感人的情況,可以用于贊美他人的真誠、感人之言,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發自內心的真誠表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孟子曾與荀卿辯論,荀卿的言辭真摯、感人,讓孟子深受感動,于是孟子說:“吾聞之,言出于口,入于耳,未必入于心;言出于心,入于耳,未必入于心;然而荀卿之言,從容辭而益信。”意思是說,說話的內容可能只是從口中說出而已,并不一定能夠真正打動人心;有時候,說話的內容可能從心底發出,但并不一定能夠被人真正理解。而荀卿的言辭既從容有力,又真摯感人,能夠真正打動人心,讓人深信不疑,因此孟子用“讬肺腑”來形容荀卿的言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情流露,讓人讬肺腑。
2. 她的感謝信寫得非常讬肺腑,讓人感動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讬肺腑”拆分為“托付”、“肺腑”,并與真誠、感人的言辭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真誠、感人相關的成語,如“真心實意”、“動情”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鼓勵讓我感到非常讬肺腑。
2. 初中生:他的道歉信寫得非常讬肺腑,我原諒了他。
3. 高中生:她的演講真誠感人,讓全場觀眾讬肺腑。
4. 大學生:他的畢業致辭讓我深受感動,真是讬肺腑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