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宅
基本解釋
(1).自己的住宅。《宋書·徐湛之傳》:“可令歸居本宅,厚加恤賜。”《紅樓夢》第一○五回:“如今滿堂中筵席未散,想有親友在此未便,且請眾位府上親友各散,獨留本宅的人聽候。”
(2).這個住宅,這個宅子。《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本宅眾親簇擁新人到了堂前,朝西立定。”
(3).自己的墓穴。 晉 陶潛 《自祭文》:“ 陶子 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 清 孫枝蔚 《篋中偶檢亡友姚山期一絕有作》詩:“笑別相知還本宅,九重泉下不聞鵑。”
(4).自己的位置。 唐 李白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詩:“朱鳥張炎威,白虎守本宅。”
英文翻譯
1.one's own residence
成語(Idiom):本宅(běn zhái)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zh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一生中所居住的地方,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宅心仁厚,樂于居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宅是由“本”和“宅”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本”表示根本、原始的意思,“宅”表示住所、家。本宅一詞形容一個人樂于居家,宅心仁厚,不喜歡外出。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對家的情感和依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宅一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喜歡居家,不喜歡社交活動,宅在家中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家庭的關心和照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宅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相傳,宋代文學家陸游在他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有句“宅舍本如蓬”,意思是說自己的住所就像蓬草一樣簡陋。后來,人們將陸游的這句詩引申為宅心仁厚、樂于居家的意思,形成了“本宅”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本宅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本宅的人,從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
2. 她宅心仁厚,對家人非常關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本宅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家中,享受寧靜的時光,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宅心仁厚、樂于居家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居家相關的成語,如“居安思危”、“安居樂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個本宅的人,放學后最喜歡待在家里看書了。
2. 初中生:她是個本宅的女孩,不喜歡參加聚會和社交活動。
3. 高中生:他經常宅在家里寫作業,很少出去玩。
4. 大學生:我是個本宅的人,寧愿在家里看電影也不愿意去夜店。
5. 成年人:她宅心仁厚,對家人非常關心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