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綍
基本解釋
指帝王封官的詔令。 宋 司馬光 《送王待制知陜府》詩:“ 明光 新出綍, 陜 陌重分符?!?宋 陸游 《賀張都督啟》:“某獲預執(zhí)鞭,欣聞出綍?!?遼 孟初 《孟有孚墓志銘》:“懸車致政,高蹈於前規(guī);出綍申恩,載定于遺烈?!眳⒁姟?出綸 ”。
成語(Idiom):出綍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ū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出綍指的是擅長出謀劃策、有智慧才能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綍是由“出”和“綍”兩個字組成的,出指出現(xiàn)、顯露,綍指綍綍細膩、精巧。出綍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有著出眾的才華和智慧,能夠獨具慧眼,提出高明的策略或主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綍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表現(xiàn)出非凡才能和智慧的人??梢杂脕硇稳菰谏虡I(yè)談判中能夠看清形勢、制定出明智策略的商界精英,也可以用來形容在學術領域中具備獨特見解和深入思考能力的學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一文中。故事講述了古代晉國的一位賢人名叫綍,他擅長出謀劃策,為國家做出了許多貢獻。因此,人們就用出綍來形容那些具備智慧才能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綍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公司的出綍人物,每次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
2. 這位科學家在研究領域中是一位出綍的人才,他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廣泛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出綍”與“出類拔萃”進行聯(lián)想,兩者都表示出眾、超群的意思。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出現(xiàn)在人群中,因為他的才能和智慧而顯得格外突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xù)學習其他成語,例如“出類拔萃”、“出人頭地”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級的出綍學生,每次都能給出很好的答案。
2. 初中生:她在數(shù)學競賽中表現(xiàn)出綍,連續(xù)三年獲得一等獎。
3. 高中生:他是學校辯論隊的出綍人物,每次辯論都能給出精彩的觀點。
4. 大學生:這位教授是該學科領域的出綍人才,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國內(nèi)外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