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伏
基本解釋
三伏中的末伏。 唐 姚合 《酬光祿田卿末伏見寄》詩:“下伏秋期近,還和扇漸疏。”
英文翻譯
1.underlie
成語(Idiom):下伏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在下面,潛伏起來的事物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伏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隱藏在表面之下,暫時不顯露出來。它可以用來形容意外的變故、隱患、危險等。這個成語通常表示某種不好的事物正在發展,但尚未暴露出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種潛在的、不可預測的風險或危機,警示人們要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源于《詩經·小雅·北山》:“下民之孽,匪降自天。”意為下層百姓之孽孕育的罪惡,并非來自天上降下。后來,這個成語演變為指某種事物或情況隱藏在下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下”和“伏”分別表示下面和隱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看似平靜,但背后可能有著巨大的下伏。
2. 他明知道市場有風險,卻還是抱著僥幸心理,沒有意識到下伏的危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下伏”與隱藏的東西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東西藏在地下,暫時不被人們發現,等待時機暴露出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下”和“伏”的成語,如“下落不明”、“伏擊”等,以擴展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森林里玩的時候,發現了一只正在下伏的蛇。
2. 初中生:我們要警惕學校里可能存在的下伏,確保學校的安全。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財務問題一直在下伏,我們需要加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