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日
基本解釋
太陽光。亦借指白晝。《宋史·樂志》:“化日初長,時當暮春。蠶事方興,惟后惟嬪?!?金 元好問 《慶高評事八十之壽》詩:“化日舒長留暮景,秋風搖落變春溫。”
成語(Idiom):化日(huà rì)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r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化解危機,消除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化,化解;日,困難。化日意指消除困難,解決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化解危機、解決困難的情況。可以用于個人、團隊或者社會層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典故源自于戰國時期的楚國。楚國有一個叫韓非的官員,他非常聰明能干,深受國君賞識。有一天,楚國遭到了強敵的進攻,國君非常擔心。韓非向國君建議采取巧妙的策略,化解困難,解決危機。楚國國君聽從了韓非的建議,成功地化解了危機,故事流傳開來,形成了成語“化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表示化解困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勇敢地化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 團隊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化日困難,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聯想法記憶成語“化日”。可以想象太陽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夜晚,消除了困難和危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化日”相關的成語或者詞語,比如“化險為夷”、“化干戈為玉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在考試中遇到難題時,我要努力學習,化日困難。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困難,我們要積極思考,找到化日的方法。
3. 高中生(16-18歲):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我們才能化日困難,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化日困難。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善于思考,找到化日困難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