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
成語(Idiom):桑干
發音(Pronunciation):sāng g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物體光滑、干燥,沒有水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桑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物體表面干燥、光滑,沒有水分。它常用來形容干燥的地面、物體或皮膚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桑干通常用于描述沒有水分的物體或環境。比如,當你走在沙漠上,你可以說沙地很桑干;當你摸到一塊干燥的木頭,你可以說它摸起來很桑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對于桑干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或傳說。它是一種形容詞短語,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開始出現。由于沒有明確的起源,桑干成語的使用主要是基于其字面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桑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天氣太熱了,地面都桑干了。
2. 這塊木頭太干燥了,摸起來很桑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桑干這個成語。想象你走在沙漠上,腳下的沙地非常干燥,你的腳摩擦地面發出“桑桑”的聲音,這樣就能記住桑干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桑干成語感興趣,你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干燥有關的成語,比如“干柴烈火”、“干燥如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夏天天氣很熱,地面都桑干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塊木頭太干燥了,摸起來很桑干。
3. 高中生(16-18歲):長時間沒有下雨,土地變得非常桑干。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地區的氣候干燥,土地都變成了桑干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