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物
基本解釋
◎ 天物 tiānwù
[all kinds of things in nature] 指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長的東西
暴殄天物
詳細解釋
謂鳥獸草木等大自然的物產。《書·武成》:“今 商王 受 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孔穎達 疏:“天物之言,除人外,普謂天下百物鳥獸草木。”《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未有內遭家難,外遇災害,覽總大麓,經營天物,功德巍巍若茲者也。” 唐 陸龜蒙 《書李賀小傳后》:“吾聞淫畋漁者謂之暴天物;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擿刻削露其情狀乎?”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裴倫 ﹞作汗漫游,始於 波陀牙 ,東至 希臘 、 突厥 及 小亞細亞 ,歷審其天物之美,民俗之異。”
成語(Idiom):天物(tiān wù)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然界的萬物,也用來形容珍貴的物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物一詞源于古代的觀念,認為天地間的萬物都是由天賦予的。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等等。同時,天物也可以用來指代珍貴的物品,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物常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景觀、動植物、寶貝等珍貴的物品。可以用于詩詞、散文、文學作品等多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物這個成語的起源較為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根據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而創造的。在古代,人們普遍認為自然界的萬物都是由天賦予的,因此用天物來形容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中的花鳥山水,真是天物之美。
2. 這個珍貴的古玩,可算得上是天物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天然物品相關的事物進行聯想,如天空、大海、高山等,來幫助記憶該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自然界相關的成語,如山清水秀、花好月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里,花開得真美,真是天物之喜。
2. 初中生: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有許多美麗的天物。
3. 高中生:大自然中的天物,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驚喜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