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敍
基本解釋
1.稍談,隨便談談。《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難得恩相至此,請到敝衙少敍。”
2.少說,不多說。敍,也寫作“敘”。《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閑言少敘。卻説這位姑娘見 張金鳳 問他的姓名來歷……先向西間排插后面叫了聲‘ 安公子 ’。”
成語(Idiom):少敍
發音(Pronunciation):shǎo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很少交談或說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少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少指的是數量少,敍指的是交談或說話。少敍的基本含義是指很少交談或說話。它形容一個人在社交或交流中非常沉默寡言,不愛說話或交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少敍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的行為舉止。當一個人在聚會、會議或其他社交場合中很少說話,只是默默地聽,不愿與他人交流時,可以用少敍來形容這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少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論語·述而》。《論語》是中國古代哲學家孔子的言行錄,記錄了他和他的學生之間的對話和教誨。在《論語·述而》中,有一段對話是孔子的學生子路問孔子如何做到少敍而獲得教益。孔子回答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言而教,無教而誨呢?」這段對話表明了少敍的重要性,以及通過觀察和傾聽他人可以獲得教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少敍是一個形容詞短語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一直少敍,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
2. 她性格內向,很少敍,但她的觀察力很敏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少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人群中很少說話,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像是在思考或觀察。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少敍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社交和溝通相關的成語,例如「多嘴多舌」、「言多必失」等,可以幫助提升對于語言交流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班上有個同學很少敍,他總是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
2. 初中生:我朋友在學校里很少敍,但他的成績卻非常好。
3. 高中生:我班上有個同學很少敍,但他的觀察力非常敏銳,經常能發現問題的本質。
4. 大學生:我在社交活動中很少敍,因為我更喜歡觀察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5. 成年人:我在工作場合中很少敍,因為我更專注于完成任務而不是與同事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