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割襟之盟(gē jīn zhī méng)
發音(Pronunciation):gē jīn zhī m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背叛盟友,違背誓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割襟之盟源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的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晉國的公子重耳結為兄弟,以割衣為盟。后來,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他國,公子糾卻違背誓言,割下自己的衣襟,表示與公子重耳斷絕關系。因此,割襟之盟成為形容背叛盟友、違背誓言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割襟之盟常用于形容背叛、背信棄義的行為??梢杂脕砻枋鰝€人關系、商業合作、國際關系等方面的背叛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割襟之盟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齊國和晉國之間的聯姻盟約。這個故事通過公子糾和公子重耳的兄弟情義,以及公子糾的背叛行為,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背叛的對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割襟之盟由三個部分組成,割(gē)襟(jīn)之(zhī)盟(méng)。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背叛了朋友,這簡直是割襟之盟。
2. 這個公司的老板違背了與合作伙伴的協議,可謂割襟之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與一個朋友割下衣襟,表示斷絕關系,以此來形象化記憶割襟之盟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春秋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左傳》中的其他故事和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答應陪我玩,但最后沒有來,真是割襟之盟。
2. 初中生:他背叛了團隊,這簡直是割襟之盟。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雖然曾經承諾改善民生,卻在當選后完全忘記了,可謂割襟之盟。
4. 大學生:他在商業合作中不守信用,簡直是割襟之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