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
基本解釋
◎ 只好 zhǐhǎo
[be forced to;have to;the only alternative is to] 只有;只能
河上沒有橋,我們只好涉水過去
英文翻譯
1.have to; be forced to
詳細解釋
(1).猶就,便?!毒劳ㄑ浴び嬔悍瘀牣a禍》:“當時不把女兒嫁與 周三 ,只好休。”
(2).僅可;只可。 宋 蘇軾 《王鞏屢約見訪不至以詩見寄次韻答之》:“愛惜微官將底用,他年只好寫銘旌?!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五:“我家家事向來不見怎的,只好度日?!?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批點傳奇者,每遇游山玩水、賞月觀花等曲,見其止書所見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處只好算得五分?!?br>(3).僅有;剛好?!?a href="/r_ci_9db64a7a1f63a775102be1d7713f57f1/" target="_blank">西游記》第三三回:“才説話時,只好向午,這怎么就黃昏了?”《平山冷燕》第五回:“到次日,果然同到一個人家,領出一個女子來--年紀只好十五六歲,人物也還中中--見了禮?!?br>(4).只能;不得不。 丁玲 《松子》:“垃圾堆上不常有好東西可拾,乞討更是不容易的事,于是他只好偷了。”
成語(Idiom):只好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h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能做某件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只好是一個表示無奈、無法選擇的情況下,只能采取某種行動的成語。它強調了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能接受現狀或采取某種不太理想的措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只好常常用于描述在沒有其他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做出某種妥協或不太理想的決定。例如,在面對困難時,我們可能只好忍耐或接受現實。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描述某種不得已的情況,例如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只好做某件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只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郅支傳》中。據說,郅支是漢朝的一位官員,他的父親因犯罪被判處死刑。郅支當時只好接受了法官的判決,沒有其他辦法挽救父親。這個故事成為只好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只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只”是第三聲,而“好”是第四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難,我只好忍耐下來。
2. 考試前忘記復習,她只好臨時抱佛腳。
3. 沒有其他車票了,他只好站著回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只有”這個詞語進行對比來記憶。只好強調了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能接受現狀或做某種妥協,而只有則表示只有一種選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只好相關的成語,例如只能、不得已等。這些成語都有類似的含義,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表達無奈、無法選擇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只好下雨天穿雨鞋去學校。
2. 初中生:我只好放棄參加派對,因為我要準備考試。
3. 高中生:我只好選擇去一所不太理想的大學,因為沒有被我理想的大學錄取。
4. 大學生:由于疫情,我只好遠程上課,無法親自去學校上課。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學習“只好”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