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绖
成語(Idiom):麻绖(má diào)
發音(Pronunciation):má d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粗糙、粗制濫造的繩子或繩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麻绖是由麻線編織而成的粗糙繩索,常用于捆綁、束縛等用途。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粗制濫造的東西,比喻粗糙、簡陋、不精細的制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手工制作的東西粗糙、簡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物的質量不好或做工粗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捆綁工具。古時候,人們常常使用麻繩來捆綁東西,但麻繩的制作過程相對簡單,質量較粗糙。因此,麻繩逐漸成為形容粗制濫造的東西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麻绖是一個名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箱子用的麻绖太粗糙了,根本承受不了重物。
2. 這個木雕的做工真是麻绖,一點細膩之處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麻繩的粗糙質地,來記憶麻绖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麻繩捆綁東西時的粗糙感覺,從而理解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手工制作相關的成語,如“粗制濫造”、“拙手笨腳”等,來擴展對于手工制品質量的形容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畫畫的人畫得好難看,好像用麻绖畫的一樣。
2. 初中生:這個手工作品的質量太差了,簡直就是麻绖一樣的東西。
3. 高中生:這個手機的做工太粗糙了,簡直就是麻绖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