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蘆
成語(Idiom):寒蘆(hán lú)
發音(Pronunciation):hán l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草木凋零、寒冷蕭瑟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寒蘆是由“寒”和“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寒指寒冷,蘆指蘆葦。寒蘆形容草木凋零、寒冷蕭瑟的景象,引申為形容事物凄涼、冷落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寒蘆常常用來形容冬天的景象,如枯萎的草木、凋零的花朵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心情低落、孤獨凄涼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寒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楚辭》中的《九辯》篇。篇中描述了楚國國君屈原在痛失愛妻后,孤獨地漫步在荒涼的寒蘆之地,表達了他內心的傷痛和凄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寒蘆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寒蘆中,只有幾只鳥兒還在尋找食物。
2. 他的心情像寒蘆一樣凄涼,無法找到一絲溫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寒蘆”與冬天的景象聯系起來,想象草木凋零、蘆葦搖擺的場景,以便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詩詞,如“寒江孤舟”、“寒蟬凄切”等,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和語言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的時候,我們學校周圍的草地上都是寒蘆,一點兒也不綠。
2. 初中生:她的心情像寒蘆一樣凄涼,看起來很傷心。
3. 高中生:冬天的寒蘆中,只有幾只鳥兒還在尋找食物,它們真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