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
基本解釋
佛教語。謂普度眾生的大愿。《無量壽經》卷上:“發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南朝 宋 謝靈運 《凈土詠》:“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羣生。” 隋煬帝 《寶臺經藏愿文》:“寳臺四藏,將十萬軸,因發弘誓,永事流通,仍書愿文,悉連卷后。”
成語(Idiom):弘誓
發音(Pronunciation):hó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宣揚自己的決心和誓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弘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弘”,意思是廣泛宣揚;第二個字是“誓”,意思是發誓。弘誓的基本含義是宣揚自己的決心和誓言,表達對某種事業或目標的堅定信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弘誓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團體公開宣布自己的決心和目標的情景。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表達對某項事業或目標的決心和承諾。在演講、宣言、許愿等場合中,使用弘誓可以更加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弘誓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故事中,孟子對梁惠王說:“君子弘誓,不弘毀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君子應該宣揚自己的決心和誓言,而不是詆毀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弘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演講中弘誓,要為改善教育環境而努力。
2. 這位領導人在宣言中弘誓,要為國家的繁榮而奮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弘誓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巔,廣播著自己的誓言,聲音回蕩在整個山谷中,宣揚自己的決心和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弘誓相關的成語來進一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例如:“發誓”、“口若懸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弘誓,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
2. 初中生:我要弘誓,為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我要弘誓,為實現個人夢想而努力奮斗。
4. 大學生:我要弘誓,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