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guā pōu dòu fēn ㄍㄨㄚ ㄆㄡ ㄉㄡˋ ㄈㄣ瓜剖豆分
猶瓜分。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出入三代,五百餘載,竟瓜剖而豆分。”《南史·陳紀上·武帝》:“自八紘九野,瓜剖豆分;竊帝偷王,連州比縣?!币嘧鳌?瓜分豆剖 ”。 宋 李清照 《詞論》:“ 五代 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孫中山 《興中會宣言》:“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蠶食鯨吞,已見效於踵接;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廖仲愷 《辭財政部長職通電》:“釐捐糧稅悉為各軍截收,賭餉煙捐亦由各軍支配。是全省稅收,業已瓜分豆剖,點滴無遺?!?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瓜剖豆分
成語(Idiom):瓜剖豆分 (guā pōu dòu fēn)
發音(Pronunciation):guā pōu dòu f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時,十分細致地劃分和處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瓜指西瓜,豆指黃豆,剖指切開。瓜剖豆分原本是指將西瓜切開,將黃豆分開,形容處理事物時十分細致。后來引申為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時,要十分細致地劃分和處理,不能馬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瓜剖豆分常用于提醒人們在處理問題時要細致入微,不能馬虎草率。適用于各種工作、學習、生活的場景,尤其適用于需要仔細分析、解決問題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瓜剖豆分的成語出自《漢書·匈奴傳》。當時,漢武帝派遣使者去匈奴,使者回來后,漢武帝詢問使者匈奴的情況。使者回答說:“匈奴人喜歡吃瓜和豆子?!睗h武帝問:“他們是怎么吃的?”使者回答說:“他們將瓜剖開,將豆子分開。”漢武帝聽后,覺得匈奴人能夠將瓜剖開,將豆子分開,說明了匈奴人的細致和聰明。于是,瓜剖豆分成為形容細致處理問題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瓜剖豆分為四個字,都是動詞和名詞的組合。其中,“瓜”和“豆”是名詞,“剖”和“分”是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要瓜剖豆分,不能馬虎。
2. 他在研究這個課題時,總是瓜剖豆分,一絲不茍。
3. 做事要瓜剖豆分,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你在處理一個問題時,將瓜剖開,將豆子分開,需要非常細致和耐心,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細致處理問題相關的成語,如“細水長流”、“一絲不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在做作業時,會瓜剖豆分地解決每一個問題。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教我們課程的時候,總是瓜剖豆分地講解,讓我更容易理解。
3. 高中生(16-18歲):寫論文時,我會瓜剖豆分地分析每個觀點,以確保論證的準確性。
4. 大學生(19-22歲):在研究課題時,我會瓜剖豆分地處理數據,從而得到準確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