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基本解釋
[釋義]
(連)表示轉折,前面常有“雖然”等連詞相呼應。大家雖然很累,~都很愉快。
[構成]
偏正式:可〔是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but; yet; however
詳細解釋
◎ 可是 kěshì
(1) [but]——連接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轉折關系,常和前面的“雖然”相呼應;先由“雖然”引出一層意思,后用“可是”一轉,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相當于“但是”
他雖然有病,可是仍繼續工作
(2) [yet;however;nevertheless]∶然而
可是他錯了
(3) [really;truly;indeed]∶真是;實在是
要論人家姚大叔,老成持重,又有骨氣,可是百里挑一。—— 楊朔《三千里江山》
(4) [in fact;the fact is]∶卻是
現在可是換了一個說法了
(5) [whether;whether or not;if]∶是否
[青蠅]卻從鼻尖跑下,又用冷舌頭來舐我的嘴唇了,不知道可是表示親愛。——魯迅《野草》
(6) [or]∶還是
你這魚是賣的,可是博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魚》
(1).猶言可與。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人有問太傅:‘ 子敬 可是先輩誰比?’ 謝 曰:‘ 阿敬 近撮 王 劉 之標。’”
(2).豈是。《西游記》第五八回:“﹝眾神﹞擋住道:‘那里走!此間可是爭斗之處?’”《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圣賢可是這樣人講的!”
(3).是否。 宋 楊萬里 《過寶應縣新開湖》詩之四:“漁家可是厭塵囂?結屋園沙最盡梢。”《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老伯,可是那做正生的 錢麻子 ?”
(4).卻是。 宋 杜旟 《驀山溪》詞:“春風如客,可是繁華主。” 元 鄭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撒然驚覺,可是南柯一夢。” 魯迅 《花邊文學·看書瑣記(三)》:“現在可是換了一個說法了,連并非作者,也憎惡了批評家。”
(5).還是。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二折:“你這魚是賣的,可是博的?”
(6).真是;實在是。《紅樓夢》第十六回:“可是屋里跑出青天來了。”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要論人家 姚大叔 ,老成持重,又有骨氣,可是百里挑一。”
(7).但是。 茅盾 《陀螺》五:“雖然調子還是挺硬,可是斜瞪的眼光中卻又充滿了凄惶。” 老舍 《黑白李》:“遇上點事,他極想鎮定,可是臉上還泄露出來。”
成語(Idiom):可是
發音(Pronunciation):kě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轉折、對比關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說的事實、情況或觀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可是是一個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通常用于引出與前面所說的內容相對立的事實、情況或觀點。它常常用于表達對比、矛盾、否定、限制等關系,起到承上啟下、銜接語境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是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廣泛使用,適用于各種語境。它常常用于對比兩種不同觀點、情況或結果,也可以用于引出意外、出乎意料的情況。例如,在討論一個問題時,當你要提出一個與之前說法相反的觀點或事實時,可以使用可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可是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漢語中的“可”和“是”兩個詞組合而成的。可表示可能、能夠,是表示肯定、確實的意思,兩者結合起來表示對比、轉折的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可是是由兩個單獨的詞組合而成的,沒有特殊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原計劃去爬山,可是天氣突然變壞了。
2.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實際上非常復雜。
3. 我們已經盡力了,可是還是沒有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可能”和“肯定”這兩個詞聯系起來記憶“可是”的含義。可是表示可能的事實與肯定的事實相對立,記住這個對比關系可以幫助你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可是之外,漢語中還有許多表示轉折、對比關系的成語,如然而、但是、卻等。學習這些成語的用法和含義可以幫助你更加靈活地運用語言表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原本想去公園玩,可是下雨了。
2. 初中生:我昨天晚上想看電視,可是電視壞了。
3. 高中生:我努力學習了一個月,可是考試成績并沒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