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畜
成語(Idiom):馱畜(tuó chù)
發音(Pronunciation):tuó c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背負著牲畜,形容人才出眾,能夠勝任重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馱畜”比喻人才能勝任重任,有才干,能夠肩負重任,不辜負期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才出眾,能夠擔負重任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馱畜”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相傳,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莊公面臨外敵入侵的困境,急需有才干的人來擔任重要職位。有一天,魯莊公在路上遇到一個農民,他背著一頭沉重的牛趕著羊,行走自如。魯莊公看到這一幕,覺得這個農民既能背負牛又能趕著羊,必定有出眾的才干,于是就提拔他擔任重要職務。從此,人們用“馱畜”來形容有才干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表現出色,真是個馱畜之才。
2. 這位年輕的領導能夠勝任如此重要的職位,果然是個馱畜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馱畜”與背負牛羊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背著沉重的牛趕著羊,表示他有出眾的才干,能夠肩負重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語“馱畜”相關的成語,如“馱虎吞狼”、“馱盈川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每天都要背著我上樓,他真是個馱畜之人。
2. 初中生:老師選我擔任班長,覺得我是個馱畜之才。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成績優秀,被老師視為馱畜之人。
4. 大學生:這位同學學習成績優秀,被老師看作是個馱畜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