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婦碑
基本解釋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張說 《故括州刺史贈工部尚書馮公神道碑》:“ 魏主 來顧,賞幼婦之碑。 秦 師不侵,尊死士之壠。” 唐 杜甫 《偶題》詩:“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胡韞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證三生石,無奈重摩幼婦碑。”參見“ 幼婦辭 ”。
成語(Idiom):幼婦碑
發音(Pronunciation):yòu fù b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輕的婦女守寡,尚未嫁人就喪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幼婦碑是一個古代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幼婦指的是年輕的婦女,碑則是指紀念碑。幼婦碑的含義是指年輕的婦女守寡,尚未嫁人就喪偶。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年輕婦女的不幸遭遇,強調了她們在人生早期就失去了丈夫,面臨著孤獨和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幼婦碑這個成語多用于描述婦女的不幸遭遇,可以用在文學作品、書信、演講等場景中。它可以用來表達對年輕婦女的同情和關切,也可以用來描繪人生的坎坷和不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幼婦碑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據說,在古代有一位年輕的婦女,她在年輕的時候就喪偶了,成為了幼婦。為了紀念她的不幸遭遇,人們在她的墓前立了一塊碑,上面刻著“幼婦碑”三個字。這個故事流傳下來,后來人們就用“幼婦碑”這個成語來形容年輕婦女的不幸遭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幼婦碑是一個三字成語,由“幼”、“婦”、“碑”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年紀輕輕就成了幼婦碑,真是可憐。
2. 這位幼婦碑的婦女一直堅強地面對生活的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幼婦碑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年輕的婦女站在一塊紀念碑前,她的臉上寫滿了悲傷和無助的表情。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幼婦碑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婦女的地位和婚姻制度,以及古代社會對年輕婦女的期望和壓力。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媽媽很年輕就變成了幼婦碑,真的很可憐。
2. 初中生:他們家的女兒成了幼婦碑,現在獨自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3. 高中生:這位幼婦碑的婦女一直堅強地面對生活的困難,真是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