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籍
成語(Idiom):蹈籍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蹈守傳統,不肯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蹈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蹈指踩踏,籍指古代書籍。蹈籍意為踩踏古代書籍,比喻拘泥于傳統,不肯改變。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對于已有的規定或傳統觀念的堅持,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或方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蹈籍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在面對新事物或新思想時,過于保守,拒絕接受新的觀念或方法。例如,當一個公司拒絕采用新的技術或方法時,可以說他們蹈籍不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蹈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成公十五年》。故事中,齊國的大夫魏舒在國君成公面前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國君能夠改變一些陳舊的制度。然而,成公并不接受他的建議,而是說魏舒蹈守古書,不肯改變。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引用為蹈籍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蹈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蹈,賓語是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蹈籍,不愿意接受新的觀念和方法。
2. 這個公司太蹈籍了,不敢嘗試新的市場策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踩踏古籍”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在踩踏古代書籍,表示他拘泥于傳統,不肯改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書籍和文化,以更好地理解蹈籍這個成語的含義。另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改變與保守有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墨守成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蹈籍不前,不愿意嘗試新的玩具。
2. 初中生:有些人總是蹈籍傳統觀念,不愿意接受新的科學知識。
3. 高中生:一些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蹈籍不前,只考慮傳統的熱門專業。
4. 大學生:他們蹈籍不前,不敢嘗試創業,只想找一個穩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