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枯
成語(Idiom):扁枯(biǎn kū)
發音(Pronunciation):biǎn k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植物干枯扁平,形容植物沒有生機,也用來比喻人沒有精神、活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扁枯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扁”意為扁平,形容物體的形狀扁平;“枯”意為干燥、不生長。扁枯形容植物因缺乏水分或其他原因而干枯扁平,失去了生機。在引申意義上,扁枯也用來形容人沒有精神、活力,形容狀態不好或精神萎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植物沒有生機或人沒有精神、活力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植物因為長期缺水而干枯扁平,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因為疲勞、病痛等原因而沒有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張丞相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與扁枯有關。故事講述了當時的宰相張良尋找人才的經歷。有一天,張良聽說有一個人名叫扁鵲,他是個醫術高超的大夫。張良非常想請扁鵲為自己效力,于是派人去找他。但是當使者找到扁鵲時,扁鵲正在田間種菜,他的形象瘦削、精神萎靡,看起來完全沒有大夫的樣子。使者見狀,心生疑慮,不相信他是真正的扁鵲,于是回去向張良報告。張良聽后笑了笑,說:“扁鵲不就是扁枯嗎?”他的意思是說,扁鵲的形象雖然瘦削、精神萎靡,但他的醫術卻是非常高超的。后來,扁鵲果然成為張良重要的助手,為漢高祖劉邦治療疾病,立下了赫赫戰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花草因為缺水太久已經扁枯了。
2. 他最近病了,整個人都扁枯了,一點精神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看到一片干燥的草原上,所有的植物都干枯扁平,失去了生機,形成了一個扁平的景象,就像是扁枯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扁枯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枯木逢春”、“精神飽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花園里的花因為沒有水,都扁枯了。
2. 小學生:他病了一周,整個人都扁枯了。
3. 初中生:考試前幾天,同學們都扁枯了,沒有精神。
4. 高中生:熬夜復習讓他扁枯了,一點活力都沒有。
5. 大學生:大家都忙得扁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