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鑪
成語(Idiom):宣鑪(xuān luó)
發音(Pronunciation):xuān l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宣揚美好的品德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宣鑪是指宣揚美好的品德和行為,使之成為他人效仿的榜樣。這個成語中的“宣”指宣揚,傳播;“鑪”指爐子,爐頭。將美好的品德和行為比喻成烈火燃燒的爐子,表示要將美好的品德和行為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效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宣鑪通常用于形容宣傳和傳播正面價值觀的行為,例如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文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顏淵》中有一則故事。孔子問顏淵:“子行三軍,必定敵。”顏淵回答:“子在其中,急則生風,緩則生氣。子行三軍,必定敵。”孔子對顏淵的回答非常滿意,稱顏淵為“宣鑪”。從此,“宣鑪”成為贊美宣揚美好的品德和行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宣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宣”和“鑪”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社交媒體上宣鑪正能量的言論,深受網友們的喜愛。
2.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宣鑪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和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宣鑪成語與爐火相連想象,爐火代表美好的品德和行為,通過宣揚傳播,讓更多的人受到影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宣鑪相關的成語,例如“宣傳鼓動”、“宣傳報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宣鑪誠實守信的品質。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宣鑪環保行動,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3. 高中生:學校舉辦了一場宣鑪傳統文化的活動,讓我們更加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宣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