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缽
成語(Idiom):乳缽(rǔ bō)
發音(Pronunciation):rǔ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行或行為非常惡劣,如同乳汁被倒在了碗里,無法挽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乳缽是由“乳”和“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乳指乳汁,缽指碗。乳汁是一種珍貴的食物,而將乳汁倒在碗里則意味著浪費和毀壞。用乳缽來形容人的品行或行為,表示其惡劣程度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乳缽多用于形容人品行惡劣、行為卑劣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無惡不作、無法無天的人,警示人們不要做出類似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乳缽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將乳汁倒在了碗里,然后再試圖將乳汁倒回原來的容器中,結果卻無法挽回。故事通過這個形象的比喻,告訴人們一旦做了惡劣的事情,就很難彌補和挽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乳缽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如同乳缽,已經無法挽回了。
2. 這個人的品行真是乳缽,簡直無法忍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乳汁倒在碗里的形象與惡劣的行為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也可以聯想到乳缽這個詞的發音與“入簸箕”相似,進一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無可救藥”、“罪不容誅”等,加深對惡劣行為的理解和警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就像乳缽一樣惡劣,老師一定會懲罰他的。
2. 初中生:這個人的品行真是乳缽,我們應該遠離他。
3. 高中生:他的行為已經到了乳缽的地步,社會應該對他進行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