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實圖
成語(Idiom):桃實圖(táo shí tú)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shí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事物的本質或實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的實質、本質。桃實指桃子的果實,圖指圖畫。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通過圖畫來揭示事物的本質或實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桃實圖一般用于形容通過圖畫、圖表等方式來闡明事物的真相或本質。可以用于各種討論、研究、教育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篇·秋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莊子與惠子的對話。莊子問惠子:“你見過桃樹嗎?”惠子回答:“我見過。”莊子又問:“你見過桃實嗎?”惠子回答:“我沒有見過。”莊子說:“你只見過桃樹,卻沒有見過桃實,那你怎么知道桃樹的本質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桃實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一張桃實圖清晰地展示了這個問題的本質。
2. 這幅畫是一幅桃實圖,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桃實圖”想象成一個畫中的桃子,通過畫中的桃子來揭示事物的本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和其它相關的成語,如“畫蛇添足”、“一圖勝千言”等,以擴展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用桃實圖給我們講解了植物的生長過程。
2. 初中生(13-15歲):在物理課上,老師用桃實圖解釋了電流的流動原理。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歷史研究中使用了桃實圖來分析一個歷史事件的影響和原因。
4. 大學生(19歲以上):我在研究論文中使用了桃實圖來展示數據和研究結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