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筌
成語(Idiom):空筌
發音(Pronunciation):kōng q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空筌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空的魚簍,比喻沒有收獲或沒有結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空筌源于《左傳·莊公四年》:“余聞之,魚可歟,熊掌可歟?庸人知其然也。知者乎,不亦善乎!”故事中,莊公問齊宣公:“魚和熊掌你更喜歡哪個?”齊宣公回答:“庸人只知道魚的美味,但不知道熊掌的珍貴。”莊公對此表示贊同,認為庸人只知道表面的東西,而不知道其中的內涵和價值。所以,空筌成為了形容沒有結果或沒有收獲的事物的比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空筌常用于形容一些努力但最終沒有收獲或沒有結果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努力但沒有取得成果的工作、學習、投資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空筌的故事源于《左傳·莊公四年》,講述了莊公和齊宣公的對話。這個故事通過比喻魚和熊掌來說明庸人只知道表面的東西,而不知道其中的內涵和價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空筌由兩個字組成,空意為“沒有”或“空虛”,筌是指用來捕魚的魚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但最終只是空筌一場。
2. 這個項目經過了多次嘗試,但最終還是空筌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空筌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空的魚簍,表示沒有收獲或沒有結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努力和結果相關的成語,如“勞而無功”、“付諸東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認真做作業,但有時候還是空筌了。
2. 初中生:我參加了很多比賽,但最終只是空筌一場,沒有拿到獎項。
3. 高中生:我努力備考了一整年,但最終考試結果卻是空筌一場。
4. 大學生:我投資了很多時間和金錢,但最終投資還是空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