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妻
基本解釋
(1).休棄妻子。《孟子·離婁下》:“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荀子·解蔽》:“ 孟子 惡敗而出妻,可謂能自彊矣。” 楊倞 注:“ 孟子 惡其敗德而出其妻。”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二:“士大夫之家,不幸出妻,為之子者,非其親生,猶可不服。” 清 方苞 《書孝婦魏氏詩后》:“近世士大夫百行不怍,而獨以出妻為丑,閭閻化之,由是婦行放佚而無所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與弟獻汝二書》:“出妻乃人倫不幸之事, 文正 偉人,何以有此?”
(2).指被休棄的妻子。《儀禮·喪服》:“出妻之子為母期。” 南朝 梁簡文帝 《大堤》詩:“出妻工織素,妖姬慣數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與弟獻汝二書》:“先生不得已,以 陳 為出妻。”
成語(Idiom):出妻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出妻是指丈夫因外遇而離婚,與妻子分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妻一詞源于古代婚姻制度,妻子在婚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出妻指的是丈夫因外遇而離婚,與妻子分離的情況。這個成語強調了婚姻忠誠和家庭穩定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妻一詞在現代漢語中用得較少,主要在文學作品或古代文獻中出現。它可以用來描述丈夫背叛妻子、離婚的情況,或者用來形容夫妻關系破裂、家庭破碎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妻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的一則故事中。故事講述了魯國昭公因為外遇而離婚,離開了妻子。這個故事成為了出妻一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妻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出”和名詞“妻”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出妻了,現在和他的新女友在一起。
2. 她的丈夫出妻了,她感到非常傷心和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出妻”與“離婚”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丈夫離開了他的妻子,選擇了外遇,最終導致了婚姻破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婚姻制度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的婚姻習俗和婚姻觀念。你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婚姻和家庭相關的成語,例如“破鏡重圓”和“如膠似漆”。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出妻了,他們不再住在一起。
2. 初中生:我聽說他們家出妻了,我覺得很可惜。
3. 高中生:她的丈夫出妻了,她應該要經歷很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