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陶箋
成語(Idiom):薛陶箋
發音(Pronunciation):xuē táo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的言辭或文章極其華麗,但內容空洞,毫無實質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薛陶箋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薛陶是一個古代文人的名字,他的箋(簡稱“陳述”)以華麗的辭藻和修辭手法為特點,但內容卻沒有實際的意義和思想。因此,薛陶箋成為了形容文辭華麗卻空洞無物的代名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當我們想要批評某人的言辭或文章過于華麗但缺乏實質內容時,可以使用“薛陶箋”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的起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薛陶箋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寫的文章像是薛陶箋一樣,極其華麗但沒有實質內容。
2. 這篇演講只是一篇薛陶箋,沒有給我們任何有用的信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薛陶箋”與華麗但空洞的文章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以及其他明代文學作品,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修辭手法和寫作風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作文就像是薛陶箋一樣,看起來很漂亮但沒有實際的內容。
初中生:這篇演講只是一篇薛陶箋,毫無意義。
高中生:他的辯論論點空洞無物,簡直是一篇薛陶箋。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觀點雖然華麗,但是沒有實質性的研究,就像一篇薛陶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