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勖
成語(Idiom):誡勖(jiè xù)
發音(Pronunciation):jiè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誡勖是一個動詞短語,意為敦促、勸告、告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誡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誡”意為告誡、警告;“勖”意為鼓勵、勸勉。合起來,誡勖表示通過言辭或行動來敦促、勸告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誡勖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者教育環境中,用來表達對他人的勸告、告誡或鼓勵。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誡勖,敦促他們努力學習;在工作場合,領導可以對員工進行誡勖,鼓勵他們積極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晉國的大夫子產在齊國訪問時,齊國的大夫子賈詡對他說:“吾聞子產之誡勖,若是之人也。”這個故事中的“誡勖”一詞被用來表示對子產的言辭勸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誡勖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父親誡勖兒子要努力學習,爭取上一個好大學。
2. 老師誡勖學生要珍惜時間,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誡勖”拆分為“誡”和“勖”來記憶。其中,“誡”可以聯想為“警告”,而“勖”可以聯想為“鼓勵”。因此,“誡勖”可以理解為通過警告和鼓勵來敦促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勸勉”、“告誡”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誡勖我們要乖乖聽講,不要打鬧。
2. 初中生(13-15歲):父母誡勖我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好大學。
3. 高中生(16-18歲):老師誡勖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綜合素質。
4. 大學生(19-22歲):導師誡勖我們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努力攻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