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和
成語(Idiom):肅和(sù hé)
發音(Pronunciation):sù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嚴肅而和諧的氛圍,形容人們莊重、和睦的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肅和一詞源自《左傳》,原指君主莊重、嚴肅的態度,以及國家和諧、安寧的局面。后來,肅和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特定場合中表現出的莊重、和睦的態度。這個成語強調了在莊重的氛圍中保持和諧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肅和一詞常用于描述正式場合、莊重的儀式或重要會議中的氛圍。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處理問題時保持冷靜、和諧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國君肅和的故事。據說,有一次,國君舉行了一場重要的會議。他在會議前莊重而嚴肅的態度下,會議的氛圍非常和諧。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形容為肅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肅和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肅”表示莊重、嚴肅;第二個字“和”表示和諧、融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莊重的氛圍中,大家肅和地進行了慶祝活動。
2. 這場會議的氛圍非常肅和,大家都很認真地討論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肅和”聯想為一個人莊重而和諧地行走,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莊重、和諧相關的成語,如莊重、和諧、莊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莊重的氛圍中,同學們肅和地向老師問好。
2. 初中生:在班級會議上,同學們肅和地討論了如何提高學習成績。
3. 高中生:在學校的慶祝活動中,學生們肅和地表演了文藝節目。
4. 大學生:在學術研討會上,學者們肅和地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