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軀
基本解釋
喪生。《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
成語(Idiom):亡軀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q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喪失生命或靈魂的狀態,形容死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軀是一個形容詞,由“亡”和“軀”兩個字組成。亡的意思是失去,軀的意思是身體。亡軀指的是人的身體失去生命或靈魂的狀態,即死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亡軀一詞通常用于描述人的死亡狀態,可以用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和悲傷之情。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消亡或終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亡軀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中的《鹿鳴》一篇中:“亡我嬰矣,孔彥思嬰矣。”這里的“亡我嬰矣”意思是“我嬰兒已經死去了”,其中的“亡”就是指死亡,“嬰”是指嬰兒,“矣”是助詞。后來,亡軀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死亡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軀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老體弱,一病不起,最終亡軀了。
2. 這個古老的傳統已經亡軀多年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亡軀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身體失去了生命和靈魂,變得空無一物,就像一個空殼子一樣。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亡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亡軀相關的成語,如亡羊補牢、亡命之徒等。這些成語都與失去、死亡等概念相關,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小貓不小心掉進了井里,最后亡軀了。
2. 初中生: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英勇的士兵為了保護家人而亡軀的故事。
3. 高中生:這部電影描繪了一個英雄舍身救人的故事,他最終為了他人的安全而亡軀。
4. 大學生:這本小說通過描寫一個人對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探討了亡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