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庸
成語(Idiom):謹庸(jǐn yōng)
發音(Pronunciation):jǐn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謹慎而庸碌,指人行事謹慎小心,卻缺乏才能和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謹庸是一個貶義詞語,形容一個人雖然謹慎小心,但是缺乏才能和成就。這個成語中的“謹”表示謹慎小心,而“庸”表示平庸、缺乏才能。謹庸形容一個人雖然小心謹慎地行事,但是卻沒有取得什么出色的成就,只是平庸地度過一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謹庸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行事謹慎卻缺乏才能和成就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小節,卻無法做出令人滿意的成績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謹庸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中。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在《齊物論》中通過比較不同事物的優劣,用謹庸來形容那些只注重小節,卻無法做出令人滿意的成績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謹庸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謹慎小心,但是卻一直過著謹庸的生活。
2. 這個人只會瑣碎的事情,完全是個謹庸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謹庸”與“小心謹慎但缺乏才能”的意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同時,可以嘗試將這個成語與一個實際的人物或故事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才能相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超凡入圣”等來擴展對于才能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雖然每天都做很多作業,但是成績卻一直不好,真是謹庸之輩。
2. 中學生(13-18歲):他雖然在學校里表現得很謹慎,但是缺乏創造力和領導能力,無法在集體活動中做出突出的貢獻,真是謹庸之輩。
3.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雖然在工作中一絲不茍,但是卻沒有取得什么重大成就,只是一個謹庸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