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發音(Pronunciation):yù jiā zhī zuì hé huàn wú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于想要加罪于人的人來說,找罪名是很容易的,根本不需要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借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刺客列傳》,原文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意思是,如果有人想要加罪于他人,那么找到罪名是很容易的,根本不需要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借口。這句話強調了加害者不擇手段地找罪名,不管是否公正,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想要找借口加害他人的人。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者警示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史記·刺客列傳》。故事中,齊國大夫田忌和趙國的孫臏、龐涓進行馬賽會賽馬比賽。田忌騎的馬并不是最好的,于是他采取了策略,讓自己的馬在比賽中表現平庸,而在最后一輪賽馬中才發力,贏得了比賽。賽后,龐涓對田忌進行諷刺,說他的馬不好,田忌回答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句話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能找到借口加罪于他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2. 這個人心機很深,總能找到合適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的意思理解為,如果有人想要加罪于他人,那么找到罪名是很容易的,就像抓魚一樣,只要有網就能捕捉到魚。可以畫一個人在捕魚的場景,并在旁邊寫上“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這個成語相關的其他成語,例如“罪魁禍首”、“借題發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了我,想要找借口,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2. 初中生:老師總是找借口批評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3. 高中生:政府要加稅,找到了很多借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4. 大學生:公司開除員工的時候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