烝徒
成語(Idiom):烝徒(zhēng tú)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ēng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追求名利而忘記了本分和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烝徒是由“烝”和“徒”兩個字組成的,其中,“烝”意為燒制金屬時的爐火,“徒”則指師徒關系中的學生。成語烝徒的基本含義是比喻學生忘記了本分和責任,只追求名利而不努力學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關心功名利祿,而不注重學習和修養(yǎng)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烝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個叫孟嘗君的官員,他非常喜歡燒制金屬,經(jīng)常在爐火旁邊學習。他有一個學生叫子路,子路非常聰明,學習很好,但是他追求名利,不愿意專心學習。一天,孟嘗君正在爐火旁邊學習,子路卻追求功名利祿,不去學習。孟嘗君看到了子路的行為,就用“烝徒”來形容他。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烝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烝”為形聲字,由“火”和“章”組成,表示燒爐的火焰;“徒”為形聲字,由“彳”和“走”組成,表示行走。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學生追求名利而忘記了本分和責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只追求功名利祿,完全是個烝徒。
2. 不要成為一個烝徒,要注重學習和修養(yǎng)。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烝徒”拆分為“爐火”和“學生”來記憶。爐火代表著追求名利的欲望,而學生則代表著忘記了本分和責任。通過聯(lián)想,你可以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深入學習其他有關成語,了解它們的含義和使用方法。此外,你還可以學習一些相關的古代故事,以增加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想著要當個大富翁,真是個烝徒。
2. 初中生:他為了追求名利,放棄了學業(yè),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烝徒。
3. 高中生:他只顧著參加各種競賽,卻忘記了學習本分,真是個烝徒。
4. 大學生:他總是把追求名利放在第一位,完全是個烝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