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道
基本解釋
即十善。《魏書·釋老志》:“心去貪、忿、癡,身除殺、淫、盜,口斷妄、雜、諸非正言,總謂之十善道。能具此,謂之三業清凈。”參見“ 十善 ”。
成語(Idiom):十善道(shí shàn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shàn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佛教中的十種善行,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妄語、不謗語、不綺語、不貪婪、不嫉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善道是佛教教義中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指人們應遵守的十種善行。這十種善行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妄語、不謗語、不綺語、不貪婪、不嫉妒。通過遵守這些道德規范,人們可以修身養性,積累善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十善道是佛教的基本教義,可以用于教育引導、道德規范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提醒自己遵守道德規范,對待他人友善,保持良好的行為舉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十善道起源于佛教經典中的《大乘無量壽佛本愿功德經》。這個經典詳細闡述了佛教徒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并列舉了十善道作為基本準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善道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十”、“善”和“道”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遵守十善道,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2. 他一直秉持十善道的原則,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3. 學習佛教教義,了解十善道的意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十善道。例如,可以將每個善行與一個形象進行關聯,以便記憶。同時,可以將十善道分成兩組,每組五個,便于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佛教的教義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佛教的其他教義和修行方法,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和哲學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遵守十善道,做一個好孩子。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向周圍的人宣傳十善道的重要性。
3. 高中生:十善道是我們人生的底線,我們應該時刻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