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經
基本解釋
(1).卷數少的經書。 唐 宋 依經書內容或文字多少,分大、中、小三級。因時因事所指不同。《新唐書·選舉志上》:“凡《禮記》、《春秋左氏傳》為大經,《詩》、《周禮》、《儀禮》為中經,《易》、《尚書》、《春秋公羊傳》、《穀梁傳》為小經。”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 政和 八年御筆:‘……自今學道之士,所習經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外兼通儒書,俾合為一道。大經,《周易》;小經,《孟子》。’”《宋史·楊億傳》:“母以小經口授,隨即成誦。” 清 金農 《寄題李徵君秉元青櫺別業》詩:“小經曾習 嚴彭祖 ,至孝無慚 何展禽 。”
(2).佛經名。凈土門三部經中 后秦 鳩摩羅什 譯的《佛說阿彌陀經》之別稱。又名“四紙經”。
成語(Idiom):小經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小本經商,指小規模的經商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經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小”表示規模小,程度低,而“經”表示經商。小經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小本經商,即進行規模較小的商業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小經常用于形容經商規模較小,資金投入較少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個體戶、小商販或創業初期的小企業等。可以用在商業領域的談判、商務會議、創業教育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小經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從漢代的《禮記·曲禮上》中引用而來。在古代,經商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活動,而小經則是指較小規模的經商活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小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小”是形容詞,表示規模小、程度低;“經”是動詞,表示經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經店雖然規模小,但生意很紅火。
2. 他剛剛開始創業,現在還只是個小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小經”與“小本經商”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同時,可以結合實際情境,想象一個小商販在街邊擺攤經商的場景,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商業相關的成語,如大經、經營、經商等,來擴展對于商業領域的詞匯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有一個小經,每天都在街邊賣水果。
2. 初中生:我想開個小經,賣一些自己設計的手工藝品。
3. 高中生:他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經商了,現在已經是一個小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