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裘
成語(Idiom):袒裘 (tǎn qiú)
發音(Pronunciation):tǎn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寒冷的天氣里脫衣服和裘衣,表示不顧寒冷,毫不顧忌地敞開衣袖,以示坦率或大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袒裘是由“袒”和“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袒指敞開、露出;裘指皮衣、皮襖。袒裘原指在嚴寒的冬天里,敞開裘衣,露出脖子和手臂,表示毫不顧忌地敞開衣袖,以示坦率或大方。后來,袒裘也引申為不顧外界的冷嘲熱諷,坦然面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袒裘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態度,特別是在面對冷嘲熱諷、質疑或困難時,敢于坦然面對,毫不在意。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坦率、大方和胸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袒裘這個成語的故事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夫田恒和魏國的大夫公孫衍一同去拜訪晉國的大夫鮑照。當時正值寒冬,田恒和公孫衍都穿著厚厚的裘衣。而鮑照卻只穿著薄薄的衣服,顯得有些寒冷。田恒看到后,便主動脫下自己的裘衣給鮑照披上,示意他不必受凍。公孫衍見狀,也跟著脫下裘衣給鮑照披上。這個故事傳揚開來后,人們用“袒裘”來形容田恒和公孫衍的大方和胸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袒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動詞“袒”和名詞“裘”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質疑時毫不袒裘,坦然回答所有問題。
2. 她對外界的冷嘲熱諷毫不在意,毫不袒裘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袒裘這個成語:
1. 聯想記憶:想象在嚴寒的冬天里,你敞開裘衣,露出脖子和手臂,以示坦率和大方。
2. 創造故事:編寫一個有趣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敢于袒裘,坦然面對困難和冷嘲熱諷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以下內容:
1. 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袒裼”和“袒胸露背”。
2. 查閱相關的歷史典故,如田恒、公孫衍和鮑照的故事。
3. 學習其他與坦率、大方相關的成語,如“大公無私”和“大度包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面對別人的譏笑時,袒裘地笑了起來。
2. 初中生:她對待失敗的態度是袒裘面對,從不氣餒。
3. 高中生:面對困難,我們應該以袒裘的心態去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