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妙
基本解釋
(1).玄妙,奧妙。 明 高攀龍 《講義·仁者其言也訒章》:“凡《論語》言仁,都是樸實頭如此。可見為仁,只在言行上,別無元妙。”
(2).道教語。謂深奧微妙之道。《鏡花緣》第九三回:“我看賢妹仙風道骨,大約上了 小蓬萊 ,已得了元妙。”
成語(Idiom):元妙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m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本質或內涵非常精妙、高深,具有極高的價值和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元妙一詞來源于《史記·太史公自序》。其中“元”指的是事物的根本、本質,“妙”則表示事物的精妙、高深。元妙一詞形容的是事物的內在價值和意義非常高深,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元妙一詞常用于形容文學藝術作品、哲學思想、科學理論等領域中的精妙之處。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才華和智慧超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元妙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在自序中提到:“夫文章者,眾妙之門也。所以紀事者,眾要之綱也。是以君子學問,深思熟慮,以得元妙。”太史公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學問的理解和追求,強調了學問要深入思考,探求事物的本質和內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元妙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元”和“妙”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真是元妙,讀起來讓人陶醉其中。
2. 這位科學家的理論非常元妙,引領了整個學術界的發展方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元”理解為事物的本質,將“妙”理解為事物的精妙,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元妙相關的成語,如“元氣”、“妙手回春”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魔術表演真是元妙,我完全搞不懂他是怎么變出那只兔子的。
2. 初中生: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真是元妙,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讓我感受到了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3. 高中生:這位數學家的證明過程非常元妙,他通過精確的推理和邏輯,解決了一個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難題。
4. 大學生:這個哲學思想的核心觀點非常元妙,它對人類社會發展和人類自身的存在意義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