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
基本解釋
(1).馬的頭。《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元封 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馬頭。”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2).船只停泊處。即碼頭。《資治通鑒·唐穆宗長慶二年》:“又於 黎陽 筑馬頭,為度河之勢。” 胡三省 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夾之至水次,以便兵馬入船,謂之馬頭。”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馬都官宛溪浮橋》:“馬頭分朱欄,水底裁碧天。”《儒林外史》第六回:“少刻,船攏了馬頭。”
(3).指商業城市;都會。《警世通言·喬彥杰一妾破家》:“我今做主,將你嫁與這個官人為妾,即今便過 喬官人 船上去。 寧海郡 大馬頭去處,快活過了生世。”《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興哥 久聞得‘上説天堂,下説 蘇 杭 ’,好個大馬頭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水陸商賈聚集之所曰馬頭。”
(4).馬夫頭目。《六部成語注解·兵部》:“馬頭:馬夫之頭目。”
(5).舊時迎神賽會,讓孩子們裝扮著戲里的角色,騎馬游行,叫“馬頭”。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其次是所謂‘高蹺’、‘抬閣’、‘馬頭’了。”
成語(Idiom):馬頭
發音(Pronunciation):mǎ t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的開端或起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頭是中國漢語中的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事情的開始或起頭階段。馬頭的含義源自馬車的構造,馬車的前部有一個馬頭,馬頭起到引領和指引的作用。因此,馬頭成語的意思是指引事物起頭,開展事情的最初階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頭一詞可用于各種場景中,尤其是描述事情的開始階段。例如,在工作中,可以用來描述項目的啟動階段;在學習中,可以用來形容學習的起始部分;在生活中,可以用來描述某個計劃或活動的開始階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頭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馬車文化。在古代,馬車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馬頭在馬車上起到了引領和指引的作用。因此,馬頭成語的意義逐漸延伸到了事情的開端或起頭階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馬頭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馬”和“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到了馬頭階段,我們需要盡快開始行動。
2. 學習的馬頭部分是打好基礎,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頭”與事情的開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輛馬車在起頭的地方停下,馬頭指引著事情的前進方向,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馬頭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馬相關的成語,例如“馬不停蹄”、“馬到成功”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漢語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今天老師帶領我們一起做手工,馬頭部分是先準備好材料。
2. 小學生:我喜歡看圖書館里的馬頭雕塑,它讓我想起了成語“馬頭”。
3. 初中生:在學習一門新知識時,理解馬頭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4. 高中生:我們班級的畢業旅行已經進入了馬頭階段,大家都很期待。
希望這個關于“馬頭”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