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油基泥漿
發音(Pronunciation):yóu jī ní j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潤滑、油滑的態度或言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油基泥漿是指人的言談舉止像潤滑的油一樣油滑,不真誠、不坦率。形容人表面上對人好,實際上心機深沉,不可輕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虛偽、奸詐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油基泥漿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中,原文是:“堯舜之道,油油如也。”后來引申為人的言行不真誠、不坦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油基泥漿地說話,很難相信他的話。
2. 這個人看似友好,但實際上是個油基泥漿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油基泥漿”想象成一個人滑溜溜的樣子,用來形容那些虛偽、奸詐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口蜜腹劍”、“兩面三刀”等,來擴展對虛偽、奸詐行為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油基泥漿的人,總是說些假話。
2. 初中生:班里有個同學油基泥漿,表面上很友好,實際上心機很深。
3. 高中生:別被他的油基泥漿表面所迷惑,要看清他真實的本質。
4. 大學生:職場上常有人油基泥漿,要學會識破他們的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