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覆
基本解釋
(1).布散籠蓋。《文選·馬融<長笛賦>》:“氣噴勃以布覆兮,乍跱蹠以狼戾。” 李善 注:“布覆,周布四覆也。”
(2).書信用語。謂陳述己見以答復對方。 清 李鴻章 《復黃翼升書》:“耑此布復,敬頌勛祺。” 清 秋瑾 《致秋譽章書七》:“草草布覆,即請文安。” 魯迅 《且介亭雜文·答曹聚仁先生信》:“專此布復,即頌時綏。”
回信用的套語。意謂陳述并回復如上。 魯迅 《書信集·致劉煒明》:“專此佈覆,即頌時綏。” 魯迅 《書信集·致陳光堯》:“專此佈覆,即請撰安。”
成語(Idiom):布覆(bù fù)
發音(Pronunciation):bù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遮蓋、覆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布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布”指的是布料,第二個字“覆”指的是覆蓋。布覆的意思是遮蓋或覆蓋某物,比喻掩蓋真相或遮蔽錯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布覆常用于描述掩蓋事實、隱瞞真相或掩飾錯誤的行為。可以用來形容人們故意掩蓋不良行為的舉動,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行為或手段對事實進行掩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布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平準書》。故事中,秦朝的宰相李斯因為犯了一個錯誤,被秦始皇責備。李斯為了掩蓋自己的過失,提出了一個計劃,稱為“布覆之計”,希望通過掩蓋錯誤來保全自己的職位。這個故事成為了布覆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布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第一個字“布”是動詞,第二個字“覆”是動詞。在使用時,可以將“布”和“覆”分開使用,也可以將兩個字連在一起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保護自己,使用了各種手段來布覆真相。
2. 這個公司一直在布覆自己的財務問題,導致最后破產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布”和“覆”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聯想到遮蓋或覆蓋的意思。可以想象一塊布料覆蓋在某個物體上,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布覆相關的成語,如“掩耳盜鈴”、“遮掩”等。這些成語都與掩蓋、遮蔽有關,可以幫助豐富詞匯和加深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喜歡用手捂住眼睛,假裝布覆了整個世界。
2. 初中生(13-15歲):政府官員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常常使用布覆手段來掩蓋問題。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新聞機構被指控在報道中使用了布覆手法,誤導了公眾。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布覆”這個成語。